隨著醫療科技進步,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,但病痛卻是無法避免的挑戰。
擁有運動習慣對於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益處,減少病痛發生的可能性,讓你健康優雅地老去。
以下煦陽生活為你統整 3 個簡單的步驟,幫助想培養運動習慣的你,開啟健康的後半生!
我們需要多少運動量?
根據美國體能活動指南,我們每週應進行「至少」 2.5 小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例如健走、有氧舞蹈。
一週 2.5 小時只是最低標準,而且不是運動一次就好,建議每週至少運動三天。除了有氧運動,有肌少症風險的人,最好額外加入肌力訓練,以核心肌群與大肌群為主,例如深蹲、棒式等。
如果將平衡訓練、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結合,更是再好不過。不但全面提升體能,還能預防老後容易跌倒狀況發生,對於容易骨質疏鬆的 50+ 朋友來說,跑步、皮拉提斯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 👉 50+ 健康檢查 8 個必做項目!跟著做、預防疾病找上門
培養運動習慣 1:了解自己的體能起點
在開始運動前,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非常重要。如果我們不知道起點在哪,要如何評估自己進步了多少呢?
即使沒有教練幫助,你也可以透過以下簡單方法做自我測試,了解身體哪些方面需要加強或留意。
- 耐力:測試自己能連續快走多長時間不會喘?
- 平衡:嘗試單腳站立,測試左右兩邊站立時間?
- 柔軟度: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,例如坐姿體前彎,看手指可以延伸多遠?
- 肌力:做一些簡單的負重訓練,看自己一分鐘內可以伏地挺身或深蹲幾下?
這個看似不重要的步驟,其實為你的運動計畫打下重要根基。
只要你能每隔一個月、持續紀錄體能測試數字,在未來培養運動習慣的過程中,你會看見自己進步的幅度,並激勵自己持續運動。
培養運動習慣 2:循序漸進開始運動
「循序漸進」是成功建立運動習慣的關鍵,除了降低新手的受傷風險,也避免過度疲勞、產生想要放棄運動的念頭。
一開始運動時,不必馬上進行高強度訓練,只要依照你目前的體能,逐漸增加運動強度與時間即可,穩定、緩慢地讓身體養成運動習慣。
初心者培要培養運動習慣前,對於運動必須有以下正確觀念:
- 從低強度運動開始,如散步、伸展運動
- 記得每次運動前要暖身、結束後收操,減少運動傷害風險
- 運動過程中記得補充水分,即使不覺得口渴也要適時喝一點水
- 外出運動時,留意周圍環境,並穿著合適的運動服和運動鞋,維持運動時的舒適與安全
如果有慢性疾病或身體部位有舊疾,建議先與醫生討論合適的運動方式。
延伸閱讀 👉 躍躍欲試!最適合超慢跑的 5 種人
培養運動習慣 3:設立具體時間與目標
很多人認為,培養運動習慣應該要讓運動「遊戲化」,設立運動目標聽起來「太嚴肅」,不適合非職業運動員的一般人。
實際上,運動過程中一定會有令人氣餒、想要放棄的時候。建立明確的目標,不僅讓你時時牽掛運動表現,還能維持運動的動力,有一天發現,運動不知不覺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飲食+運動搭配更健康 👉 建立健康飲食習慣:從規劃菜單開始
要養成長久的運動習慣,你必須設定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:
短期目標
先從簡單的目標開始,越簡單越好,逐步達成運動習慣。例如:
- 第一週:每天早上進行 10 分鐘的伸展運動,提升柔軟度。
- 第二週:每週兩次參加社區的晨跑活動,從輕鬆步行開始,逐漸增加跑步時間。
- 第三週:找一位健身夥伴,週末一起參加戶外運動或健走旅遊。
長期目標
養成簡單的運動習慣後,你可以開始增加運動的強度與時間,甚至聘請教練監督自己。
- 案例 1:在六個月內,達到每週進行 2~3 次 60 分鐘的健身房力量訓練,並能夠自在掌握基本動作,例如負重深蹲、伏地挺身和啞鈴胸推。
- 案例 2:報名參加企業舉辦的 10 公里慈善跑步活動,並提前半年訓練,找到適合自己的配速,逐步提升肌耐力。
- 案例 3:在九個月內,達到每週進行四次晨間游泳,每次持續游泳 1500 米。
這些目標應根據你的健康狀況、生活方式和興趣來設計,記得定期檢視和調整目標,確保它們符合你的進展。
延伸閱讀 👉 關於中年發福的迷思:熟齡正確減脂的 5 個撇步,遠離中年發福!
結語:運動幫你開啟健康的後半生
遵循以上 3 個步驟,不僅可以減少受傷風險,還能更有效建立運動習慣,提升整體健康。
保持運動習慣並不容易,但健康是最寶貴的資產,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失去的健康。鼓勵 50+ 朋友給自己一個機會,無論是哪種運動,對身體健康都有幫助,從簡單的散步或伸展開始吧!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