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所得替代率?
所得替代率,是指「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」除以「退休前的每月薪資」得到的比值。
簡單來說,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越多,所得替代率越高,退休生活越優渥。
延伸閱讀 👉 準備退休生活,從退休金開始規劃!退休金試算 5 步驟全解析
如何計算你的所得替代率?
根據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,如果你是公務人員,做滿 35 年,所得替代率可高達 75%。
公務人員看過來 👉 「新制」公務人員退休金試算器
一般勞工則比較難以計算,實務上就是將「退休後」與「退休前」每個月可花的錢相除。看完下面提高所得替代率的三大關鍵後,你將知道如何計算,並有效提高你的所得替代率。
提高所得替代率關鍵 1:提升退休儲蓄
提升退休儲蓄可直接增加退休後的每月可支配金額,進而提高你的所得替代率。簡單來說,就是多存點退休金。
以一般勞工為例,退休金除了勞退、自提等以外,最好也要另外開設退休儲蓄帳戶,專為退休生活做準備,才能提高所得替代率。
除了為退休生活固定儲蓄,你也可以考慮延後退休,拉長儲蓄時間。
當然,如果可以提前規劃退休金、提早開始存錢,未來退休後的可支配金額就能更多。
延伸閱讀 👉 提早規劃退休金,享受 8 個長遠好處!
提高所得替代率關鍵 2:減少生活支出
所得替代率不僅與收入有關,也與支出密切相關。
降低日常開支,開銷下降,「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」就會增加。簡單來說,只要維持較低的生活成本,就可以達到較高的所得替代率。
除了避免不必要的開銷,退休族也可以考慮搬遷到生活成本比較低的地區。只要積極維持身體健康,就不需要擔心突來的鉅額醫療帳單。
當然,退休生活的娛樂不可少,建議退休族把錢花在刀口上,與其購買奢侈品,不如與親友出遊創造美好回憶。
延伸閱讀 👉 退休族的海外旅遊規劃: 5 個小秘訣,讓你玩得更盡興!
提高所得替代率關鍵 3:投資強化保障
投資是退休族賺取被動收入、增加退休後可支配金額的關鍵。
建議從年輕時就可以開始學習投資,透過多元化的投資組合,例如股票、基金或保險產品,慢慢摸索哪種投資方式最適合自己。
提早做投資規劃,並針對長期增值的標的佈局,讓你的退休金存得更快更多。
至於退休族,建議購買高股息投資產品,固定週期獲利,不但提高所得替代率,退休生活還過得更有安全感。
畢竟,沒有人知道從退休後到離開人世前還剩多少時間,即使手上現在有大量現金,也不確定是否足夠使用。如果把這些現金投入穩健的高股息產品,焦慮感就會減少許多。
延伸閱讀 👉 【退休投資 4 大策略】穩健增值,安心享受晚年生活
結語:所得替代率其實是假議題?
上面說了這麼多提升所得替代率的方法,但其實都是「假議題」。
如果「退休前的每月薪資」較低,也會導致所得替代率「看似」較高,但「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」,也就是真正可以花用的錢,卻不一定足夠。
舉個例子來說,歐美先進國家的所得替代率,大約是 50~60%,台灣目前勞保+勞退大約 68%,高於歐美,但退休後的生活品質,卻不一定比歐美國家過得優渥。
因此,與其花費時間煩惱所得替代率的高低,還不如預估退休後實際的生活支出、趁年輕時研究投資,滾出複利雪球。
目標是讓「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」大於「退休後每月生活支出」,才能真正過上財務穩健的退休生活!
現在就計算你的退休金缺口 👉 投資人最愛用的退休金試算機!快來算算退休金存夠沒!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