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醫療進步,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。
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,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 2018 年為 14.6%,預估在 2025 年將升至 20.1%。
這表示老年人的數量將越來越多,不僅生理醫療方面需要被關注,心理方面也同等重要。
除了癌症與慢性病,老年憂鬱症也成為老年人的健康威脅之一,可能導致病患認知功能下降、心情鬱悶,甚至輕生。
在此篇文章中,煦陽生活將淺談如何關心長輩的心理健康,協助他們預防與治療老年憂鬱症。
老年憂鬱症是什麼?
老年憂鬱症(Late-life depression),顧名思義,就是指好發於晚年的憂鬱症,通常發生在 60 歲以上的長輩。
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,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表示,台灣 50 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到 16.3%,且其中只有 27% 尋求治療。
該中心的研究員吳其炘更近一步表示,憂鬱症會增加其他併發症、衰弱症與死亡率。
其中的衰弱症,意指身體狀況明顯下降,例如活動力降低、體重減輕、食慾降低、認知功能退化等。
而衰弱症的產生,又會讓憂鬱情況更加劇,導致最終出現憂鬱症-衰弱症的輪迴惡行循環,不斷的惡化下去,最終就會造成生命的悲劇。
延伸閱讀:躍躍欲試!最適合超慢跑的 5 種人
老年憂鬱症的症狀
一般歸納老年憂鬱,病因有兩大類:
- 生理症狀
主要因為身體狀況老化及病痛,例如慢性疾病、身體功能喪失。
- 心理症狀
主要因為日常生活沒有重心,例如退休後的焦慮、社會脫節的空虛感、喪偶的孤獨感。
延伸閱讀:7 個簡單方法,幫助你擺脫「退休憂鬱」!
老年憂鬱的特徵是,生理與心理症狀經常一同出現,也可能交互作用,讓老年憂鬱情況更加嚴重。
- 情緒方面
沒有活力,或突然放棄原本喜歡做的事情。
- 想法方面
覺得自己很沒用、沒有價值,充滿負面情緒,感覺人生沒有希望。
- 身體方面
體力變差、食欲變差、睡眠品質驟降。
延伸閱讀:退休後的學習:5 所北部樂齡社區大學推薦
老年憂鬱症 9 個症狀檢查清單
- 焦躁易怒
- 暴飲暴食或沒有食慾
- 想法悲觀,覺得人生沒希望
- 對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
- 睡眠品質降低,難以入眠
- 出現輕生的念頭,甚至嘗試結束生命
- 專注力降低,記不住事情
- 沒來由地感到無助,覺得自己沒有價值
- 經常覺得身體痛、頭痛、痙攣,或出現莫名的消化道問題,看醫師也不見好轉
以上若有確認超過一半的症狀,就必須注意是否可能罹患老年憂鬱症。
誘發老年憂鬱症的因素
生理因素
- 認知功能的改變
包含注意力、記憶力、定向力,判斷能力變差。
- 感知能力的改變
隨著老化,視覺與聽覺變差,從而影響對外界的感知反應,導致自信心低落,對外界的不信任加深。
- 行動的受限
身體衰老、病痛、體力耗弱等,大幅度限縮老年人的行動能力,導致生活領域受限,人際互動也受到侷限。
延伸閱讀:關於肌少症,你不可不知的 5 大重點
心理因素
- 自我形象的改變
隨著年紀增長,身體常有小病小痛,自覺青春年華已逝,不願接受老化的自己。
- 分離與失落
退休後,除了遠離職場,家庭層面也面臨子女離開分母,各自成家立業。面對生病或過世的親朋好友,除了感到擔心,更害怕下一個是自己。
整體而言,老年其主要面臨的挑戰,就是「失落感」,包含各式各樣人生資本的流失。
人在感到失落無力的狀態下,內心相對敏感脆弱,進而加重老年憂鬱的情況。
「老年」憂鬱症與「一般」憂鬱症的差別
老年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,在病因、症狀、治療上都有所不同。
其中,最明顯的症狀表現差別,老年憂鬱在「身體上的不適」會更加明顯,例如慢性疾病與疼痛。
通常老年人難以表達自己的心情,因此老年人情緒上出現不舒服時,常會透過生理上的不適表現出來。
常見的症狀很多,例如:
- 失眠
- 腰酸背痛
- 手腳發麻
- 關節痠痛
- 頭暈、頭痛
- 腹部不適
- 心悸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喉嚨有異物感
- 容易疲勞
比起訴說心聲,相對來說,長輩比較會表達物理上的病痛。
因此,親友可透過關心老人家身體狀況,來察覺是否有老年憂鬱症的可能。
許多研究顯示,長輩出現愈多身體不適抱怨時,憂鬱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。
其中,疼痛症狀(尤其是頭痛)特別與憂鬱有關。
有時老年憂鬱的症狀表現較不典型,可能被誤判為失智症。
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門診,高達一半的老年憂鬱被遺漏,造成病人反覆四處就醫的情況發生。
誰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?
鬱症會發生在任何的年齡層,可是老年鬱症的病因有些不同。
鹿港基督教醫院邱南英副院長表示,一般鬱症有很高的比例是因為遺傳因素,但是老年人鬱症跟社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。
有以下情況的老年人是老年鬱症的好發族群:
- 人格特質
容易發脾氣,對人有敵意,衝動控制力差,抗壓性低。過度依賴他人、強迫型人格、完美主義、無變通性等
- 生理營養
認知功能變差,與維生素的濃度息息相關,尤其維生素 B 群過低
- 生理功能
因疾病或藥物導致身體功能受限或失能,慢性病如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臟病等
- 家庭狀況
獨居,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
延伸閱讀:50+ 健康檢查 8 個必做項目!跟著做、預防疾病找上門
老年憂鬱症該如何預防?
預防勝於治療,避免鬱症發作,可以採取以下的預防措施:
- 保持身體活動
適當的運動,刺激腦內啡的產生,改善情緒
- 參與社交活動
聯誼、旅遊、唱歌、義工等,增加人際互動
- 學習新技能
激發腦力,讓生活更充實
- 健康飲食
營養均衡的飲食,有助身體與精神健康
- 充足睡眠
保持 6~8 小時睡眠
- 掌控壓力
可透過冥想、音樂、藝術放鬆心情
- 定期健檢
積極面對老化的自己,預防可能出現的疾病
延伸閱讀:退休族別煩惱!5 個撇步解決你的退休焦慮
如何治療老年憂鬱症?
專業的照護
老年憂鬱症治療包括藥物與非藥物治療,其中尤其非藥物治療更為重要。
建議讓長輩參加社區大學課程、社區活動,幫助他們找回生活重心。
經由醫生評估,也可以參加病友團體,透過同儕互相扶持,不再感到孤單。
延伸閱讀:退休後的學習:5 所北部樂齡社區大學推薦
家人多陪伴
亞洲的長者對於心靈的需求,仍不太願意說出口。
建議家人若發現長輩可能有老年憂鬱的傾向,可以多多關心長輩,用輕鬆聊天的方式幫助長輩建立病識感。
讓長輩察覺心理健康的需求,協助他們先到精神科就診。若症狀輕微,也可先嘗試心理諮商。
衛福部設立心健司與心快活平台,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衛教知識,民眾可善加利用。
結語
由於生活環境、身心狀態的改變,憂鬱症容易找上老年人,透過積極的治療與親友的陪伴,可以有效改善症狀。
你有多久沒有陪長輩坐下來好好聊天呢?關心身邊的家人,從自身開始做起吧!
求助資源
- 衛福部安心專線:1925(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專線,手機或市話均可)
- 全台設有 37 處心理衛生中心,可提供免費一次的心理諮商服務。
- 老朋友專線:0800-122-8585
- 生命線協談專線:1995(手機或市話直撥四個號碼,可與當地生命線服務專線聯繫)
- 張老師專線:1980
延伸閱讀